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介紹


原著作者:黃惠琪醫師                                              轉載自心靈園地

在門診看診時,偶會遇到一群心急的家屬帶著父母親前來,家屬常私下先跟我說明,描述父母親原本是個性和順好相處的人,怎麼近幾年甚至才幾個月下來,個性變得固執倔強,常無端發怒,懷疑東懷疑西。晚上不好好睡,在屋內走來走去不僅吵醒家人還可能跌倒,但白天卻又不時打盹顯得精神委靡。常常問重複的問題但經多番解釋後,卻還是無法安撫情緒。有些家屬在自身生活與老人家的需求間忙得焦頭爛額,詫異於父母親怎麼變了個人,甚至自己也需求助身心科。這時候,我們要想到老人家是否有失智症的問題,以及其他會誘發或加重的各項因子。

Alois Alzheimer於1906年時,曾描述失智症的精神行為症狀(簡稱BPSD)包含了許多表徵,例如偏執、性虐待妄想、幻覺、尖叫等。而在1996年的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 Association也有對於此現象的共識:精神行為症狀定義為在失智症患者中出現的知覺想法情緒或行為的異常(disturbed perception, thought content, mood or behavior)。精神行為症狀可能發生在各種類型的失智症患者身上,例如阿茲海默症(簡稱AD )、血管性失智症(簡稱VaD)、額顳葉失智症(簡稱FTD)、巴金森氏症,甚至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也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它易造成病人與照顧者的困擾,甚至促使病人被轉送至醫療或安養機構。

失智症的盛行率和年齡有關:65歲以上的老人有5%~8%的比例有失智症;85歲以上的老人則高達50%。在各種失智症裡,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佔了失智症的三分之二,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與路易體失智症(簡稱為DLB)。而在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的混合型中,最易出現精神行為症狀。

一般說來,常見的BPSD包含妄想(20%~73%)、憂鬱(接近80%)、敵意(20%~50%),但與病程有關,如阿茲海默症早期憂鬱較多,但到了末期就明顯減少。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也有所不同,例如阿茲海默症患者較易出現妄想;血管性失智症則較易出現憂鬱;視幻覺較易出現在路易體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比較會出現衝動、強迫性行為、言語激動、性慾高張等情況。

失智症常見的妄想症狀包括物品被偷的妄想(delusion of theft)、伴侶不忠的妄想(delusion of infidelity)、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等。錯認(misidentification)也常發生於失智症患者,例如無法辨認出患者自己、誤認他人、誤以為他人出現在自己家中、甚至誤以為電視上的節目真實發生在己身周圍等。幻覺經驗多為視幻覺(visual hallucination)與聽幻覺(auditory hallucination)。失智症合併出現的憂鬱與焦慮情緒盛行率高,但在中度與重度患者,受限於患者表達能力則較難被診斷。睡眠障礙也常出現於失智症患者。
某些行為問題可能造成患者自傷或傷人的風險,也會增加照顧者的負擔。例如遊蕩,患者可能是重複尋找照顧者、甚至跟蹤某人、無意識的行走、夜間遊蕩、試圖離開居所。有時患者會出現去抑制化(disinhibition)的行為,例如哭喊、極度亢奮、言語或肢體衝突、自傷舉動、或性慾高張產生不適切行為等。而失智症患者也是譫妄(delirium)的高危險族群,且難以和原先失智現象區辨,出現譫妄現象代表有某些潛在性身體問題,例如感染、營養失調、缺乏水分、代謝問題,甚至是藥物或接受手術等都可能造成譫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