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的觀念很早就有,可追溯到古希臘時代希波克拉底斯的黑膽汁體液(melancholic humor)理論,然而現代憂鬱症的概念是到十九世紀精神醫學興起之後才出現,一直到二十世紀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出版的「國際疾病分類系統」(ICD) 及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才明確列出憂鬱症的診斷及定義,目前最新的診斷標準是DSM-5,它包含了一些憂鬱相關的疾病如鬱症、持績性憂鬱症、經期前情緒低落症、侵擾性情緒失調症等,雙相情緒障礙症、循環型情緒障礙症、適應障礙症也會以憂鬱情緒來表現。簡單來說,憂鬱症的症狀表現可分為四大類:
(一)生理方面:
食慾變化(減退或增加)、體重變化(減退或增加)、失眠或嗜眠、疲倦或無精打采、體力降低、性慾降低、頭痛、頭昏、眼睛疲勞、眼角酸痛、口渴、頸部酸痛、胸悶、呼吸不暢、胸痛、腹脹、頻尿、身體酸痛、腰酸痛、盜汗與便秘感或排便次數增加等。
(二)情緒方面:
心情憂鬱、沮喪或掉到谷底、易流淚、悲傷、激動易怒、害怕與恐懼、寂寞空虛、無聊、感情淡薄、興趣明顯減退、失去幽默感與愉悅感、悲觀、自我譴責(常感到罪惡感或無價值感)、低自尊、容易感到挫折。
(三) 認知方面
思考能力及專注力降低、容易分心、記憶困難或健忘、決斷力減退或猶豫不決、無望、無助、無價值、低估自己能力、自責、罪惡感、死亡意念、自殺意念、思考緩慢與反覆回想舊事等。
(四) 行為方面
面部表情(愁苦、嘴角下垂、沒有笑容或笑得很勉強)、說話(音量低、速度慢,抑揚起伏、話量、內容多變性等皆減少,甚至緘默不語)、行為舉止(無法安靜坐著、踏步、絞扭雙手、精神或動作反應激動或遲滯、僵直)、社交退縮,甚或自殺企圖。
這些症狀看起來玲瑯滿目,我在幫醫學生上課的時候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是不是只要情緒憂鬱就可以診斷憂鬱症?答案是「否」,憂鬱症是大腦生病,所以腦部的一
些功能會受到影響,通常在上述四方面都可能出現一些症狀。另外一個我常問醫學生的問題是:憂鬱症是否像感冒一樣,沒有症狀了就可以停止治療?答案也是
「否」,因為憂鬱症不像感冒那麼快完全好,一般至少需要好幾個月到一年才會完全好,未痊癒前停止治療容易復發。
大家要注意的是憂鬱症不是單一診斷,因此憂鬱症的表現也會因人而異,特別是在東方
社會,憂鬱情緒的表達可能不被容許,進而被壓抑下來或加以否認,導致不容易被他人覺察到,所以其症狀表現常常不是以憂鬱情緒為主,反倒可能只是抱怨有很多
身體症狀(如:身體酸痛)而不提及憂鬱的感受。有時,可能很容易大發脾氣,持續地憤怒或與人爭吵等來表現內在的憂鬱。診斷上,以鬱症為例,必須有五個或以
上的主要症狀幾乎每天、幾乎整天持續出現二週以上,並造成顯著的苦惱或功能減損,才符合診斷標準。
我們把憂鬱症分成一些亞型,如有焦慮特徵、憂鬱特徵、非典型特徵、精神病特徵、分娩前後發病、季節性特徵、及有僵直症等,譬如非典型特徵的個案對正向事件,
心情還是會感到比較好,還有食慾變好、體重增加、對於被人拒絕會感到過度敏感等症狀。還有一種分法是將憂鬱症分為內因性及外因性,內因性以體質為主,壓力
為輔;而外因性主要是受外在壓力的影響而產生憂鬱症。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研究指出平均每花1塊錢在憂鬱症的治療就可賺回4.2-5.7塊錢更好的健康及工作能力(2),
因此了解憂鬱症並治療憂鬱症對個人及國家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多數的憂鬱症跟大腦對壓力調適失調有關,不論憂鬱症的原因或分類為何,壓力伴演著很重要的
角色,如果一個人持續無法掌控自己的環境及有效化解壓力,將可能成為憂鬱症的致病因子。然而工作壓力也是造成過勞症候群的主要因素,我們能否區別過勞症候群與憂鬱症的症狀呢?
參考資料:
(2) Dan Chisholm et al. Scaling-up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global return on investment analysis. The
Lancet Psychiatry 3 (5): 415–424, 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