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

Q&A 焦慮


Q:
我從小就有咬指甲的習慣,一直到現在已30歲,仍然無法改掉此一惡習.
是否有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幫助我改掉此一習慣?
催眠療法是否適用於此類病例? 效果如何?

A:
咬指甲在精神科並無確切的診斷,但咸信它應該與拔毛癖類似,
都是屬於「衝動控制疾患」,亦即在尚未做此行動之前,
會有強烈的焦慮感,但在行動之後,即有滿足或鬆弛的感覺。
在遭逢情緒困擾或壓力時,這種現象常會更頻繁。

若在成年之後還維持這樣的習慣,
常會伴隨有憂鬱症、焦慮症(特別是強迫症)的精神官能疾病。
治療上可以使用「血清張力素再吸收抑制劑」為主的抗憂鬱劑,
再配合行為治療。行為治療的基本原則,就是打破舊習慣的循環,
培養出其他的新習慣,特別是在焦慮感出現的時候,
就要提醒自己試著用新的行為來反應。
或是用放鬆訓練、深呼吸訓練等方式來減緩自己的焦慮感。
至於催眠治療,書上是有提到也可能有幫助,然而在國內,
嫻熟做催眠治療的醫師並不多,因此這方面的經驗可說很貧乏。
也許催眠治療被賦予太多神秘的色彩,在患者受苦於長期的症狀干擾後,
期待即刻的治療效果,而對催眠治療情有獨鍾。我的意見是,
妳這種情況絕對可以治療,但宜先以藥物治療配合行為治療,
效果不僅「確實」,而且也「踏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